体制内:“宇宙的尽头”到底长什么样?

2023-7-3 08:17| 发布者: 嬒狼| 查看: 882| 评论: 0

摘要: 体制内:“宇宙的尽头”到底长什么样? 2023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将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体制内”以另类的方式再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从 ...


体制内:“宇宙的尽头”到底长什么样?





    2023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将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体制内”以另类的方式再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从刘昊然考上事业编,到王源进入体制内,再到易烊千玺考编事件引起舆论哗然,连明星都觊觎的“铁饭碗”到底长什么样?近几年因就业困难而兴起的“考公考编热”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体制内工作究竟是应届毕业生口中的“宇宙尽头”还是成功上岸人心中的“围城”?

“卷”进体制内:
当代年轻人的首要选择

    体制内通常指的是以公务员为主的国家各级党政机关、以“科教文卫”行业为代表的事业单位和一众国有企业。统一的人事部门管理、财政统一拨付的工资、定额的工作人员是体制内的主要特征。

    体制内的概念肇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前,绝大部分拥有城镇户口的人都在体制内。进入新世纪,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因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大量国企职工被推向体制外。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一些整体上属于体制内的单位,也渐渐涂抹上“体制外”的色彩。

    目前,随着体制内人员队伍不断扩充,工作带编与否成为区分体制内外的主要判断标准。因此,“政府机关最典型,事业单位处于中间状态,国有企业处于最外围”也一度成为体制内的潜在鄙视链。

    前几年,大家还在吐槽“一眼望到头”的体制内工作,如今却成为人人艳羡的香饽饽。根据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数据统计估算,当前我国约8000万人在体制内工作,而这个人数近乎整个德国的总人口数。



    随着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进入体制内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首要选择。根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新高。数据显示,有46.37%的2022年本科应届生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工作视为好的工作机会,比例远高于互联网大厂(19.78%)、世界五百强企(9.89%)、金融机构&咨询公司(7.69%)。

    但进入体制内又有多难?因国家缩减编制政策出台、疫情影响带来的经济不稳定性等因素,考公招录人数进一步收紧,现在的年轻人想要进入体制内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王微去年考上了沿海某城市的事业编,她形容自己备考时更多是孤军奋战、孤注一掷的不安心态以及对于前途未知的焦虑与迷茫。“研一的时候会不定时做题,研一结束的暑假开始集中备考”,王微回忆起自己的备考经历时说道,“当时情绪很不稳定,有时错题太多我会崩溃大哭,竞争真的太激烈了。”



    就报录比而言,沿海地区要高于内陆地区,但这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的规律。以贵州和西藏为例,2023年总体的招录比在全国分别排列第一和第三,尤其是贵州,平均117个考生竞争1个国考岗位数,报录比甚至超过北京109:1成为全国竞争之最。



    虽然体制内的竞争激烈,但一年之内能进入体制内的机会其实并不少。因体制内涉猎范围广泛,除国考、省考和选调以外,事业单位考试、军队文职考试等都是进入体制内的绝佳机遇。其中,三支一扶是指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其性质是志愿服务性质,对于今后报考公务员以及报考研究生优势比较明显。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同属于志愿服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作,但因其属于体制内的项目计划,本报道还是将其列入其中。

从“科举热”到“考公热”:

明星也爱铁饭碗

    古有科举、现有考公,“考公热”从古至今一脉相承,是随着时代变迁更迭的产物。步入仕途不仅是古代科举制下寒门子弟“跃登龙门”的唯一晋升之路,也是鲁迅笔下主人公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的壮志难酬,更是当今时代千万般学子的稳定追求。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考公报名人数不断“狂飙”,岗位竞争也随之愈发激烈。2022年国考总报名人数突破202万,183万余人通过资格审查,创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新高,平均竞争比超过60比1。其中,最热岗位为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超过20000比1,成为唯一一个“两万里挑一”的职位。



    国考的难度不仅仅和考生选择报考的地区有关,还和考生选择岗位有关。从部门来看,税务系统招录规模最大,也最受考生欢迎,竞争也最为激烈,基本上算“一枝独秀”的存在。除此之外,海事局、统计局等热门岗位数也不少。



    热门的岗位,大家趋之若鹜,挤破了脑袋也想进,而冷门的岗位却无人问津,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这些岗位和部门冷门,并不代表着‍上岸容易,其较高的报考条件将大部分人拦在了外面,这些岗位需求一般对应着领域专才,只有少部分符合要求的考生才有报考资格。



    随着越来越多的明星被爆进入体制内,我们不禁发问,有多少我们熟知的明星‍在体制内?目前,明星进入体制内的主要单位是中国煤矿文工团和国家话剧院。因职业本身的要求与特殊性,相比于大众考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明星整体上进入体制内的竞争会小很多。宁静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直言不讳:“我在体制内每个月是有基本工资的,何乐而不为呢?”宁静的言下之意是将体制内的工作作为自己的“失业保障”,这也进一步揭示了明星考公,甚至大众“考公热”的真相。

成功“上岸”后:
不过是一座又一座“围城”

  ‍‍‍‍‍ ‍‍‍‍‍ “体制内”魅力何在?“旱涝保收”、福利优厚、社会地位高是体制内工作的最大特点。其中收入待遇是体制人被亲朋好友追问最多的话题,而这些往往又是城市地域、部门岗位等综合影响的结果,东西部、沿海内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工资情况都会存在差异,单位餐补、住房公积金、地区津贴及岗位津贴等也成为收入待遇的主要来源。‍‍‍‍‍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体制内工作人员的普遍共识,最直观的就是公务员与互联网大厂的待遇差异。在山东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父母眼中的好工作只有公务员、教师和医生,不孝有三,不考公务员为大。”在民间戏谑的背后实则充斥着上一辈传统父母与当今年轻人在职业道路选择上的矛盾与交锋。在体制内人数不断攀升的背后,不仅仅是传统一辈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影响的胜利,实质也是当今年轻人权衡利弊之下自身的选择。



    近些年来,关于“996福报”、大厂花式裁员、资本冷血压榨的戏码轮番上演、争吵不休,之前互联网大厂的拥护者,如今也成为了体制内竞争上岸的一员。王勇是深圳某互联网公司的正式员工,据他透露,公司所有员工工作平均期限仅有八个月,“部门调整、项目优化、跳槽下家”早已成为互联网公司圈子内的常态。

    互联网员工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让看似高薪的工作变得不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来自广州某互联网公司的小陈表示,“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永远是项目制,不断加班、对接甲方是常态,但最重要的还是会有这个项目随时被毙掉的担忧。”这种“明天永远未知”的不确定感让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常常催生出进入体制内的想法。



    但体制内未必就是“互联网人”所幻想的那么美好。“体制内最温柔的陷阱,正是在于它的稳定,这些稳定、琐碎、按部就班的事务性工作,就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地‍消磨人的意志,让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希望我们不要被考编热潮裹挟,也不要被父母和社会的期待所绑架,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所喜爱的,所擅长的,再去合理地、自信地、从容地、笃定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是来自沿海某事业单位正式职员刘玮的内心独白,不可否认,编制是一份舒适、温暖、稳定的保障,但也是一堵围墙,隔开了体制外人生的很多可能性。宇宙没有尽头,编制也不是绝对的选项。

    体制内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工作稳定和旱涝保收的背后,同样存在薪资待遇偏低、工作任务量渐多等问题。当自己选择享受体制内的健全与相对舒适时,也就断然无法感受到体制外的挑战与情绪价值上的高额满足。体制内已然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高薪的羡慕稳定,稳定的羡慕高薪。看似焦虑的选择,认清内心与个人实力会好过人云亦云后的迷茫。

    体制外的人羡慕着体制内的安稳,体制内的人向往体制外的自由,到底是哪个更好,就好像在纠结“人生到底是旷野还是轨道?”,究竟哪一条才是康庄大道也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但“朋友,请记住,这世界那么大,不妨多去热爱、去探索、去试错,条条大道通罗马,总有一条道路是属于你的。”要始终坚信有一天能够“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文中王微、王勇、小陈、刘玮均为化名)

文字丨史泽龙 高雨宁 张国威

制图丨张国威 阮宇宏

排版|高雨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

手机移动端

暗狗读书

微信客服

AI材料小助手

关注公众号

免费资料

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