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单位越小越舒服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小单位也没那么好混

2023-8-9 00:41| 发布者: zjts| 查看: 1122| 评论: 0

摘要: 在体制内,哪些部门的工作环境更加宽松舒适,这一话题长久以来让人们充满兴趣,网上也涌现出许多关于此问题的激烈讨论。流传于网络的一张截图呈现了“体制内较为清闲的十个部门”的排名,其中,地震局、老干局、科协 ...
体制内,哪些部门的工作环境更加宽松舒适,这一话题长久以来让人们充满兴趣,网上也涌现出许多关于此问题的激烈讨论。

流传于网络的一张截图呈现了“体制内较为清闲的十个部门”的排名,其中,地震局、老干局、科协等机构名列榜首,被视为避开忙碌工作的理想选择。



若回到十几年前,这种观念简直难以想象,众人普遍向往核心部门、有实力的机构、大型单位,因为这些地方地位显赫、权势集中、福利丰厚,在这些地方就职能够获得更多的优势,享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现今的情况截然不同。大型单位的工作标准不断提高,工作量逐渐增大,竞争愈发激烈,工作人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持续下降,出现了力不从心的困境。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少有力的激励措施,形成了擅长应付者胜过真实工作者,工作多少领取同样薪酬,甚至多劳多错等反常现象,孕育了一批消极、安于现状的公务人员,他们渴望进入轻松的部门,提前享受混日子般的退休生活。

那么,这些小单位真的那么有“吸引力”吗?或许不尽然。

一、单位规模小,依然完备健全,必须承担的工作绝不会少

有观点指出,单位越小,职责越单一,工作越宽松,生活越惬意。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在体制内的官方单位,不论单位大小,只要属于党政机构、社团组织体系,每个工作岗位都经过精心安排,需要肩负相应的职责。

在小单位中,这种“一人一岗位”的特性更为明显。例如,在某个县级单位,仅有四个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而单位又设有四个科室,这意味着每个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都要承担一个科室的全部工作,无人能够逃脱。

况且,那些大单位承担的工作,小单位同样也必须完成。例如,文书处理、会议组织、后勤管理、党务、档案、人事、财务等,在大单位可能由多人分担,但在小单位,这些任务往往集中于少数人身上,同样会感到不堪重负。

有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乡镇副职申请“转为一般职务”回县城工作,宁可选择大单位,也不愿去那些人数不足十人的社团组织。人们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小单位人手有限,必须工作,不如在人员众多的大单位混迹其中。

二、人员稀少的单位,在需要轮换时常感力不从心

人们通常认为小单位的日常工作轻松,但在需要抽调人员时,却常常陷入困境,怨言不断。

在广泛推行24小时值班制度之后,那些拥有上百人员的大单位可能一年只轮一次节假日值班,但小单位的员工就比较辛苦了,春节、国庆等七天长假期间可能需要轮到两个白班加一个夜班,比正常工作还要累劳。

疫情防控期间,小单位在人员调度上也显得力不从心,扣除年纪大、多病和需要照顾小孩的人员后,仅剩三五个健壮人员,既要兼顾单位本职工作,又要不时被派去值守重要岗位。长此以往,极易在工作安排上产生矛盾。

更加棘手的是,尽管人手紧张,上级部门却常认为小单位人员较为清闲,在成立临时机构时抽调人员,常常盯上小单位,使人手不足的情况愈发严重。

三、小单位通常较为弱势,无法派出人才,氛围压抑

在体制内的小单位工作,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可以享受宁静、舒适的生活;从消极的角度来说,却可能沦为混日子、等死的状态。因为在这些部门,既难以取得突出成绩,也难以获得上级的重视,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晋升机会相对有限。

总的来说,想往小单位里躲着享清福、混日子等退休,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不要抱着“躲清闲”的心态,而是要把每一份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时刻保持一颗奋斗的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

手机移动端

暗狗读书

微信客服

AI材料小助手

关注公众号

免费资料

顶部

返回顶部